• bbin宝盈集团

    BLI技术常见问题解析

      ◎当前位置:bbin宝盈集团>>技术服务>>生物大分子互作研究>>BLI技术服务>>BLI技术常见问题

    1、BLI实验中固化方法有哪些?各有什么优劣势?

    亲和力变化
    直接固化 抓取固化
    优势:
    ● 非常稳定的固化
    ● 所有蛋白都可以进行固化
    优势:
    ● 不会产生共价键,易于保持蛋白活性
    ● 可以固化在粗样品的蛋白
    ● 固化的有序性
    ● 将固化蛋白与分析蛋白-并再生,回传到传感器原始状态
    劣势:
    ● 需要纯化的蛋白
    ● 无序的固化
    ● 产生共价键,可能对蛋白活性有影响
    ● 再生时需要考察固化蛋白的耐受性
    劣势:
    ● 固化的密度少于前者
    ● 固化稳定性弱于前者

    2、BLI技术可以给予哪些信息?

    1. 分子特异性结合
    目标分子间是否存在特异性结合?

    2. 结合亲和力(Affnity)
    分子结合的紧密程度?KD、KA候选分子排序

    3. 结合动力学(Kinetics)
    分子互作反应的速度?Ka、Kd

    4. 浓度分析
    目标分子有多少?


    3、BLI技术相对ELISA方法具有哪些优势?

    ForteBio (Octet RED96e ) ELISA
    时间 1小时 4-8小时,抗体标记不计
    是否需要标记
    自动化程度
    样品是否可以重复使用
    抗原耗量 1-5ug 10ug
    是否有配套分析软件
    抗体是否做梯度
    弱亲和力配对
    是否可以实现粗样品配对

    4、BLI实验需要的样品有哪些要求?

    样品的均一性 蛋白理化性质 缓存液成分 亚型/标签类型
    确保样品充分水溶,样品中没有任何沉淀、颗粒——保持样品处于均一的、不聚集的状态 纯度(>90%),蛋白浓度 >0.2mg/ml,浓度越高越好;
    明确等电点/分子量信息
    分析物样品中不能含有不要含有高浓度的高聚物物质如PEG等;
    氨基偶联的配体溶液中不能含有tris、NaN3、甘氨酸等成分;
    APS 传感器(膜蛋白相互作用研究)的固化缓冲液不得含有任何去污剂
    如果配体或分析物是抗体,请告知抗体亚型及种属;
    如果配体或分析物是蛋白,请告知标签类型

    5.BLI可研究的生物分子范围?

    蛋白质、DNA/RNA、 脂类 /脂质体/ 生物膜、多糖、多肽、小分子、全细胞/病毒/微生物

    亲和力变化

    bbin宝盈集团现在可以检测的亲和力范围:

    ① 亲和素-生物素结合: 10-14M;
    ② 强的抗原-抗体结合:10-8 ~10-10 M;
    ③ DNA 与蛋白的结合:10-8 ~10-10 M;
    ④ 较弱的抗原-抗体结合:10-6 ~10-7 M;
    ⑤ 蛋白与小分子结合:10-3 ~10-6 M。


    6、BLI实验中遇到非特异性结合怎么办?

    在BLI实验中,通常的非特异性结合有两类。

    ① 分析物直接与固相介质(传感器)结合;
    ② 分析物缓冲液中的杂志与固化物结合。

    不同种类的非特异性结合

    改善或消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,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尝试。

    (1)继续优化反应缓冲液,第一种是摸索合适的pH条件;提高盐离子浓度;第二种是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,非离子型如Tween-20,最高至0.05%。
    (2)增加一步封闭,在反应缓冲液中加入BSA ,浓度 1-2%;如果BSA有干扰,可以用其他封闭缓冲液替代,如PEG、脱脂奶粉替代或其他市售封闭缓冲液。
    (3)尽可能提高分析物的纯度,去除杂质。
    (4)固化物和分析物尝试对换。
    (5)当使用SA/SAX/SSA生物传感器时的NSB,可以在生物素化的捕获分子固化到传感器上后,用biocytin 封闭残留的链霉亲和素位点。
    (6)当使用血清样品时的NSB,可以在血清样品结合之前使用相同浓度的阴性血清作为基线。



    相关服务

    Octet RED384系统 BLI分子互作
    Biacore平台 SPR分子互作技术
    基因表型互作 分子互作技术专题
    检测制备标记 抗体服务专题